随着“双碳”目标的深入推进,绿色逐渐融入金融的“血液”里,绿色金融在支持经济可持续发展中,充当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。近年来,民泰银行深入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,锚定双碳目标,在顶层政策设计、产品服务创新和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不断深入,以绿色支行为载体,形成了“上下联动”的绿色金融发展新局面。
减碳通关 助推产业升级
在严峻的环保形势下,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强,全国各地陆续关闭了大批落后、不合格的砂石厂。然而,疫情后经济复苏,重大项目建设不断推进,作为基础建设材料的砂石价格水涨船高,市场供不应求。如何在“双碳”高压下实现环保生产、完成产业升级,是阆中某新型建材公司面临的亟须破解的难题。
民泰银行客户经理通过实地走访了解到,河道采砂是该公司的主营业务,砂石主要供应当地的工程建设,公司设有5个砂石料场,但砂石生产线多为露天生产,会产生噪声、粉尘和废水等环境污染问题,环保整改和产业升级是企业发展之必然。“我们要在环保生产的基础上,保障基本的市场供应,首先就要解决污染问题,公司已经制定了整改重建方案,一边做好治理,一边做好防范,但是现在最大的难题就是资金。”公司负责人讲道。
在了解到公司的绿色金融需求后,民泰银行阆中支行根据公司环境信用评价结果,结合砂石行业特点和公司融资需求,为公司授信了2000万元的流动资金贷款。
公司收到融资后,立即启动了“减碳通关”方案,搭建生产棚、安装喷雾设备减少粉尘污染,设置沉淀池解决废水污染问题,加装隔离带、升级生产线降低噪声污染。目前,该新型建材已转型升级成为一家绿色环保、高效节能的砂石公司,保证了阆中全市的重点工程、民生工程和市政工程等项目建设砂石的及时供应。
低碳生态,赋能绿色发展
垃圾处理问题,关乎宜居城市建设,是城市实现低碳生态发展的重要环节。近年来,南充市不断健全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,大力推进县域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工作。
某环保科技公司作为南充市垃圾处理行业的排头兵,在乡镇社区建设了占地105亩、库容75万立方米的生活垃圾处理项目,主要负责辖区县域及周边乡镇的垃圾收集、分类、运输和处理工作。公司拥有南充第一个现代化、科技化新型垃圾压缩转运站,日常可处理450吨、转运150吨生活垃圾,渗滤液填埋场日均处理量可达180余方。
项目负责人向我们介绍:“去年啊,国家发改委出台的《关于加强县级地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》,对我们垃圾处理行业提出了更高要求。现在,我们县垃圾处理还是以填埋为主,虽然有了一定规模,但你们也看到了,城市垃圾待处理量每年都在增长,我们必须要提前规划,补齐短板,才能保障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。”
为支持该公司提升垃圾处理效率,优化垃圾处理结构,民泰银行阆中支行精准识别客户信贷需求,在审查了该公司的环保守法情况后,通过信贷审批“绿色”通道,授信完成当天便为客户发放了350万元的中长期流动贷款,该笔资金用于公司购进更为先进的处理设备和各类处理材料,民泰银行用实际行动为改善县域人居环境、实现绿色生态发展贡献了金融力量。
农“绿”共生,擦亮绿色底色
随着绿色金融逐渐渗透至“三农”,民泰银行积极探索乡村振兴和绿色金融共生发展路径,运用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支持农村可持续发展,主动联系绿色村居、绿色工程项目,着力支持政府主导型、民生改善型项目,驱动绿色金融,实现农“绿”共生共建共赢。
土地作为农村经济的载体,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最基础的资源支撑作用。长期以来,土地荒废化、农村人口老弱化和农业产业滞后化使得“三农”发展遭遇困境,占用耕地、模糊林田和违规搭建等乱象丛生,土地问题已成为制约农村的短板。
为盘活土地资源,某土地整改公司对阆中市思依镇15个村(居)开展了土地综合整理占补平衡项目,通过平整土地、完善灌溉排水和道路工程,优化农村生产、生活、生态用地布局,从而改善农村生态景观,建立平衡的农业生态系统。
根据项目环评信息和实施情况,民泰银行阆中支行向该公司综合授信3900万元短期流动资金贷款,帮助擦亮农村绿色底色,激活农村发展内生动力,推进阆中农村经济全面、生态、可持续发展。
民泰银行阆中支行扎根绿色土壤,立足区域特色,以“小微+绿色”为出发点,深入践行绿色金融,不断增加绿色供给,在助力企业低碳转型、产业融合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中,取得了积极成效。截止2023年8月23日,民泰银行阆中支行共发放55笔绿色信贷,贷款余额19582.77万元,为11个行业赋予了“绿色标签”,守护了24家企业的生命“绿”动。
接下来,民泰银行将坚持以人民利益和高质量发展为中心,充分发挥小微金融服务优势,为小微绿色金融发展提供及时、高效、精准的金融服务。